01|国家发改委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
02|垃圾分类的节假日模式来了!“新市民 新时尚 新文明”
03|巴塞尔公约、鹿特丹公约和斯德哥尔摩公约2025年联合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
04|5月上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发布
05|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亮相,垃圾分类、环卫市场化、建筑垃圾已纳入!
06|我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位列世界第一位
07|中器集团董事长张学旺:“共创一体化平台,共话高质量发展!”
08|「五一特辑」中器致敬广大劳动者
09|「碳中和婚礼」写给地球一封零碳情书,浪漫可以“零负担”+“可持续”!
01 新闻速览
国家发改委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
4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应用和推广,按照《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23〕1093号)工作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申报遴选工作。经项目单位申报、地方筛选、第三方评审、有关部门和地方复核、公开征求意见等环节,确定了第二批示范项目清单,全国共有101个项目入选。
垃圾分类的节假日模式来了!“新市民 新时尚 新文明”
4月30日,上海市绿化和市容局讯,五一假期期间,为更加切合市民朋友们的生活作息时间,在全市范围内试行生活垃圾分类节假日投放模式。期间,各小区在原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基础上,具备条件的,24小时开放垃圾箱房,或根据保洁作业管理力量配置,安排合适垃圾箱房点位,在原早晚定时投放(早晚各3-4小时)基础上,保持中间开放时间不中断。
上海的垃圾分类城市文明名片来之不易,美丽家园需要广大市民群众共同呵护。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建低碳生活新时尚的人民城市!
巴塞尔公约、鹿特丹公约和斯德哥尔摩公约2025年联合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
4月30日至5月1日,巴塞尔公约、鹿特丹公约和斯德哥尔摩公约(简称:化学品和废物三公约)2025年联合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生态环境部率团出席会议及相关活动。
在高级别会议上,中方强调,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将化学品和废物三公约作为践行多边主义、合作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的重要平台,坚持以系统观念治理生态环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统筹应对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挑战。中国将公约履约工作纳入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和法规标准统筹推进,多措并举提升化学品和废物治理水平和环境风险防控能力,为全球化学品和废物治理作出了重要的中国贡献。
5月上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发布
4月30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东北、华南、西南、西北、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5月1日—15日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
5月上半月,全国大部空气质量以优良至轻度污染为主。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中北部局地、华南北部、西南和西北区域局地可能出现中度污染;内蒙古西部和新疆南疆受沙尘影响可能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
02 政策解读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亮相,垃圾分类、环卫市场化、建筑垃圾已纳入!
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这是继民法典后,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这部承载着护航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历史使命的鸿篇巨制,将现行有效的30多部生态环境法律、100余件行政法规、1000多件地方性法规,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法治实践成果,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集成升华,形成了今天看到的法典草案。草案分为五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摘选:
——污染防治编草案,分为9个分编、525条
污染防治编对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中关于污染防治的规定,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集成优化。
第六分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分为“一般规定”“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五章,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基础编纂形成。其中,“生活垃圾污染防治”被单列为第二十一章,“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合列为第二十二章,与环卫关联度较高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作为第二十三章出现。
——绿色低碳发展编草案,分为4章、113条
绿色低碳发展编结合现实需要,聚焦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绿色低碳发展重要环节、重要领域,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相关法律制度。
蓝天碧水净土,民之所盼。该法典编纂转变以往以单一生态要素为保护目标的立法思路,突出系统保护理念。聚焦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绿色低碳发展重要环节、重要领域,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将现行有关流域、区域、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等生态要素、生态系统方面和循环经济、节约能源等方面的法律制度规范,择其要旨要则纳入或者体现到草案之中,使法典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兼容性。
03 市场洞察
我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位列世界第一位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我国首份《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报告》聚焦国内外技术和产业发展,系统梳理2024年全球氢能产业发展情况,并对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进行展望。
《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过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位。截至2024年底,全球氢能生产消费规模年均约1.05亿吨,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能年均超过25万吨,中国占比超过一半,已逐步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引领国家。《报告》指出,2024年,我国氢能制取、储运、利用全链条关键技术逐步取得突破;一批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建成运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稳步推进,各地已建成加氢站超540座;一季度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占全部新增装机90%。
国家能源局介绍,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实现新突破,继续保持新增装机的主体地位。
中器动态
中器集团董事长张学旺:“共创一体化平台,共话高质量发展!”
“2025全球徽商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上海市安徽商会七届二次会员大会”隆重召开,群贤毕至。中器集团董事长张学旺参加会议,共襄盛举。
中器致敬广大劳动者
中器寻觅高手在一线:“用双手编织美好,让温暖生生不息!”
中器“绿镜”潮舞燃动劳动节,致敬劳动之美!
「碳中和婚礼」写给地球一封零碳情书,浪漫可以“零负担”+“可持续”!